




2020-07-08
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管理部:市场整体市盈率用于衡量一组股票价格高低的整体水平,通常整体市盈率有三种算法: 总股本加权法、算术平均法、中位数法。总股本加权法是以股票的总股本作为权重,对每只股票的价格和每股回报进行加总计算, 即一组股票的总市值除以总回报。算术平均法是取多只股票市盈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,中位数法则是多只股票市盈率排序后取中间的那个数值。 三种算法各有优缺点,总股本加权法容易受到大股本股票的影响,算术平均法容易受到微利股票的影响,而中位数法容易受到样本数和样本分布的影响。 目前,深交所对外发布的板块市盈率采用的是总股本加权法,证监会、上交所、世界交易所联合会(WFE)、境外信息商在计算整体市盈率时,大都也采用这种算法。
用总股本加权计算整体市盈率时,有一个细节需要分辨,就是包不包括损失公司。深交所现有的算法是不包括损失公司, 因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,整体市盈率即投资者买一组股票收回成本的时间,作为理性的投资者肯定想越快回本越有利, 自然不会选损失的股票而延长回本时间,上交所也采用和我们一致的方法,即计算整体市盈率时排除损失股票的数据。 由于损失公司只是少数,所以包不包括损失公司在实际运用中相差并不是很大。
市盈率(Price-to-Earnings Ratio,缩写P/E或PER)等于股票价格除以每股回报,即市价获利比率,其经济学含义是“按当前的每股回报分红, 以当前股价买股票多少年以后才能收回投资成本”。损失公司即每股回报为负的公司不计算市盈率。
每股回报又可以分为上年每股回报(上一年度每股赚多少钱)、滚动每股回报(最近四个季度每股赚多少钱) 、预测每股回报(未来一年每股赚多少钱),按照这三种每股回报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分别称为静态市盈率、滚动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。 在证监会2013年颁布的《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准指引》中,这三种计算标准都被罗列在内。一般而言,国内交易所多使用第一个指标, 信息商多使用第二个指标,而国外分析师则比较喜欢用后一种指标。因为公司未来的获利预期对股价走势影响最大,而过去的数据只能反映历史。 下面是计算方法:
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股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上市公司实施增发、送股、转增、配股等行为时,公司股本都会发生变化。 按期末股本数计算出来的每股回报称为全面摊薄每股回报,而用按股本对利润的贡献时间折算出来的加权股本(例如发行半年的只能计算一半) 计算得到的每股回报称为加权每股回报(也称基本每股回报)。以这两种每股回报计算出来的市盈率,称为摊薄市盈率和加权市盈率, 我们在上市公司的发行公告里经常会看到这两种指标。证监会曾经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(2007年生效) 对上市公司净资产回报率和每股回报的计算及披露规则做过修订,其中基本每股回报和稀释每股回报(类似摊薄每股回报)是两个有显著区别的概念。 但在《证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准指引》中,并未对这两种指标计算的市盈率进行区分,其计算个股市盈率时使用加权每股回报, 而计算整体市盈率时则实际使用摊薄每股回报。目前,我所在证券信息库(SJSXX和SJSXXN)对外披露的每股回报是加权每股回报, 按照证券信息库和行情库实时计算出来的市盈率(SJSHQ中的一个字段)实为股票的加权市盈率。
1.市场的投资者预测未来的获利增长速度快,给予该股票较高的估值。
2.该企业一向获利稳定,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,降低了本年度的获利,但从长期不影响获利。
3.市场出现泡沫,股票正以超过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在交易。
4.企业具有特殊的优势,强大的技术壁垒,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中持续获利。
5.企业处于新兴行业,目前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,在供求定律下,股价将上升。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。
1.市场预测未来的获利会下降,投资者提前给予该股票较低的估值。
2.该企业在去年出现过一次性的特殊收入(投资收入、资产变卖、国家补贴),暂时提高了去年的获利,使得静态市盈率降低。
3.市场低迷,股票的价值被低估。
4.企业缺乏成长性,分红力度不佳,投资者则会选择更活跃企业。
事实上,市盈率水平与公司所处行业密切相关。例如,科技股的市盈率往往比传统产业如钢铁板块高,但是这也往往容易产生泡沫。其次,市盈率还受股本大小和股价高低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股本越小的股票越受青睐,其市场定位和市盈率越高。此外,公司的成长与否,对市盈率有重大影响。一个对未来有良好预期的个股,其股价自然就高。公司未来前景越好,成长性越高,市盈率水平就越高。2022-07-08
2022-07-08
2022-07-07
2022-07-07
2022-07-07
2022-07-06
2022-07-06
2022-07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