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2020-09-03
陈海平老师文 | 小宁
昨天,市场都在热议某爆款基金单日看跌1300亿元,创了记录。这话说的更直白一点,就是场外还有一大波踏空资本等待入场。
与此同时,财陈海平老师哥最近也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,即离岸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强。
这意味国外资本疯狂流入中国,从而造成了人民币不断升值,看来外资们也很着急啊。既然大家都这么着急,那么投资情绪势必会很疯狂,但是短时间也不能涨到天上去,且看谁能从疯狂中保持一份清醒吧。
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,要想知道后市如何,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2015年的市场,下面财哥就分几部分给大家简单复盘一下:
一、大背景相似几何?
回头看,也要大背景较为一致才有借鉴价值,那么当前的情况与2015年相似吗?我们从几个维度来看一下:
1)资金量级和利率水平
从上图能够看出,2014和2020年的利率水平整体下行,即处于一个低利率的时间窗口,资金量级相对较为充裕;
2)经济基础分析
从上图能够看出,2014和2020年的经济增速均出现下行,只不过后者是因为疫情影响,在2020年上半年挖了一个大坑。
3)政策改革方面
2014年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即新国九条;这与2020年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从上面财哥列举的几点来看,当前时点与2015年的大背景较为相似,同处于资金量级宽松,政策改革持续推进,基础分析相对偏弱的情形。
当然,财哥认为也不完全相似,比如增量资本这块,2015年更多来自于场外配资,2020年更多是外资和基金,即机构化。所以思路上大家不要抱着垃圾股也能上天的奇葩想法,还是要多关注绩优股。
二、 上轮牛市如何演绎?
大部分人都只记得2015年是全面牛市,却不记得在这之前,市场同样走了一波“结构牛”。
2012-2014年7月,创业板持续上涨,而沪指默默无闻。更为割裂的是,创业板在整个2013年上涨82.73%,而上证指数下跌6.75%,即市场先走出了一波“创业板牛市”。
2014年7月,券商股突然爆发,沪指起飞,全面牛市到来,随后沪指最高冲至5178点。
看到这,似乎一切和今年的情形都挺相似的,2020年也是创业板先走强,沪指迟迟难以关键点位3000点,随着券商股的爆发,沪指直线上攻,截止7月9日收盘沪指收报3450点。
至于随后沪指会不会像2015年那样走出浩浩荡荡的大牛市,财哥可不知道,只能骑驴看唱本,走着瞧了。
三、板块如何轮动
财哥把板块的轮动分为三个阶段,具体如下所示:
第一阶段:
板块特征:大金融领涨,低估值修复(银行,保险,煤炭有色钢铁等周期股,铁公基等基建),成长股不佳;
持续时间:大约1个多月
指数涨跌幅:沪指涨幅超30%,创业板同期基本收平;
市场增长逻辑:增量资本入场,首选的就是性价比较高的低估值板块。
第二阶段:
板块特征:牛市加速,成长股(计算机,电子,通信,机械等)重回市场主线
持续时间:1年以内;
指数涨跌幅:沪指涨幅超60%,创业板涨超160%;
市场增长逻辑:全面牛市,推升市场风险偏好。
第三阶段:
市场特征:情绪疯狂,资本面开始收紧
主要驱动原因:证监会严查配资。
不过起初市场并未受影响,时隔1个月后证监会再度叫停一切场外配资,资本面开始彻底收窄。
2015年6月15日,16日市场大跌,牛市宣告结束。
整体来看,本次市场似乎与之前略有不一致,展现出的更多是一种轮涨的、混合的风格,这点大家可能需要注意。
对于不少看官疑惑如何布局板块?
财哥送大家一句话:不要问风格会不会切换,而要问持有的股票业绩够不够好。机构主导下的市场,这是最优解。
2022-07-08
2022-07-08
2022-07-07
2022-07-07
2022-07-07
2022-07-06
2022-07-06
2022-07-06